从安卓老兵到AI提示词工程师
AI职业转型个人成长
背景
2010年毕业后,我一头扎进了移动互联网的浪潮,成为了一名安卓开发工程师。那时候Android刚刚起步,市场上对安卓开发者的需求极其旺盛。
在深圳、北京打拼的13年里,我经历了:
- Android 2.x 到 14 的全部版本迭代
- 从Eclipse到Android Studio的开发工具演进
- Java到Kotlin的语言转换
- MVP、MVVM等架构模式的探索
但是,2023年ChatGPT的出现,彻底改变了我的职业规划。
为什么要转型
1. 行业变化
移动互联网的红利期已过,安卓开发岗位竞争激烈,薪资增长放缓。
2. 技术兴趣
AI技术的发展让我看到了新的可能性,尤其是大语言模型的出现,让我意识到这是一个不可错过的机会。
3. 年龄焦虑
作为一个80后程序员,我必须要找到新的增长点,不能一直停留在舒适区。
转型过程
第一阶段:学习了解(2023年3月-6月)
- 每天花2小时学习AI基础知识
- 阅读OpenAI、Anthropic的技术文档
- 体验各种AI工具和应用
第二阶段:实战练习(2023年7月-12月)
- 开始写AI相关的技术文章
- 用AI辅助日常开发工作
- 研究Prompt工程的最佳实践
第三阶段:深度应用(2024年至今)
- 公司内部推广AI工具使用
- 负责AI业务线的研发工作
- 成为团队的AI技术顾问
核心收获
1. 思维转变
从命令式编程思维转向声明式提示词思维,这是最大的挑战。
2. 工作效率
使用AI工具后,我的工作效率提升了至少50%。
3. 职业价值
掌握AI技能后,我在团队中的价值大幅提升,也获得了更多的机会。
给同行的建议
- 不要害怕改变:技术在变,我们也要变
- 边学边用:最好的学习方式就是实战
- 保持好奇心:AI技术日新月异,要持续关注
- 找到结合点:将原有技能与AI结合,发挥更大价值
结语
从安卓老兵到AI提示词工程师,这条路并不容易,但绝对值得。
如果你也在考虑转型,不妨从今天开始,迈出第一步。
关于作者:码小凯,15年程序员,正在从打工走向独立。做点小工具,写点真东西,搞点自己的产品。